
《音樂五四三》深度專訪林夕
林夕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中文系。知名作詞者。

禪與人生
禪是一種生命學說。禪的宗旨在於建立一個行為參照系和構設一種人生境界。它體現為個體倫常日用的心態體驗,表露著隨順自然、一切皆真的人格理想。它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態度和生命意識。

淨心自在
聖嚴法師作品《凈心自在》。聖嚴法師,佛學大師、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師、日本立正大學博士,也是禪宗曹洞宗的第五十代傳人、臨濟宗的第五十七代傳人、臺灣法鼓山的創辦人。聖嚴法師,1930年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南通縣,13歲出家,青年時期留學日本,1975年獲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回臺灣後,聖嚴法師歷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所長,美國佛教會副會長及譯經院院長,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發行佛學學報及佛學研究年刊,為輔大、政大、文大博士及碩士研究生擔任論文指導。又創辦法鼓山國內外禪修,文教、慈善體系的人文社會大學、僧伽大學、僧團道場、七個基金會、中英文四種定期刊物。他以中、日、英三種語文在亞、美、歐各洲出版的著作近百種。他的著作之中發行量最多的是《正信的佛教》,已超過三百萬冊,譯本最多的是《信心銘》,已有十種,系列冊數最多的是[環遊自傳]及[禪修指引],這些著述均受廣大讀者的歡迎。聖嚴法師所推動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凈土,以教育完成關懷任務,以關懷達到教育目的。

鏡中奇緣
一個冬日的下雪天,待在溫暖屋內的愛麗絲與小黑貓玩「假裝」遊戲,玩著玩著,卻爬上了壁爐檯,穿過如薄霧般的鏡子,來到了一切都與現實世界顛倒的鏡中世界。鏡中世界是個大棋盤,愛麗絲成了當中的一顆棋,想成為西洋棋后的她開始下起了這盤棋…… 夢境結束後,愛麗絲向小黑貓提問:「現在,我們來想想到底是誰做的夢?這是個重要的問題……做夢的不是我,就是紅國王。當然,他是我夢境的一部分,但我也是他夢境的一部分啊!──凱蒂,幫我弄清楚這個問題吧!」 那麼,你覺得做夢的是誰呢?

成功名人傳之安徒生的故事(中英雙語)
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敘述各時代的名人成長故事;採用中英文對照方式編排,生動順暢的內容,配合附加英文單字目錄,讓小朋友學習英文不費力; 《安徒生的故事》: 安徒生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不斷遭受無情打擊,但是他都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終於成為童話王國中最偉大的作家。這段歷程就像”醜小鴨“一樣,在備受嘲弄後,長大卻成為美麗的天鵝,令世人驚豔。

牛仔很忙1──精確的婚姻科學: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
「我愛歐.亨利!」 這是無數讀者閱讀「反轉大師」歐.亨利小說作品的共同心聲。 歐.亨利的人生經歷很傳奇,從事過從藥劑師到歌手等十幾種天差地別的職業,這樣的經歷豐富了他的創作,讀者很容易就能在他的故事中看到真實的自己,也因此,歐.亨利被認為是平凡百姓的代言人。他的小說作品包羅萬象,充滿人性光輝;故事主角則有牛仔,有騙子,有大盜,有詩人,有記者……結尾部分突如其來的神轉折(被譽為「歐.亨利式結尾」),更是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充滿希望與美好。

我的游離性遺忘
涉嫌非禮女學生的一名大學教師遭到停職,接受調查,儘管他是無辜的。 在面對法律程序的壓力下,大學時期的好友與他齊聚,為他打氣。他們三人曾在大學辦雜誌、寫詩。他們共享的套語、思維與肢體語言,積累或虛構了一個時代的「文藝青年」。 只不過,現在他們都到了中年,而他逐漸體認到,職場生涯就像在爛泥裡玩大風吹──「硬被推下場,站在一旁還沒準備玩,哨聲便響,時間到,大家都搶到位子。你還沒開始,卻濺了一身泥,說沒玩,已經下場了,還沾泥;更不幸的,還被推倒,從此沒再立起。後來才知道,那不是遊戲,是職場競賽,也是個人社會階級競爭,是人生的部分。」 但他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反而是缺失的──父親的缺席。他的父親是左翼分子,加入馬來亞共產黨,逃亡之後消失人間。他對父親沒有任何印象,除了那個畫面──一個女人用筷子夾男人的小雞。 當年寫碩士論文時,他訪問了幾個左派,他們都受到魯迅啟發,曾經滿懷理想,卻在動盪世局中落入囚禁、噤聲、幻滅的下場。那些人的故事是否隱含他爸爸的蹤跡?在等候調查結果無事可做的這段時間,他終於走近了真相。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我的任性,自己成全! 知名旅人作家雪兒的親聲宣言! 此書送給一群跟我有同樣的靈魂,不卑不亢地頑強耍廢,不再逼自己長大變好的人。──雪兒Cher 半熟,不熟,原以為40歲老該成熟,結果活的就像20歲般不上不下。 以為正值不惑,面對職場、感情跟家庭卻滿肚子牢騷跟疑惑,這本書寫下這牽扯不斷的人際關係,詭譎的職場恩怨,拉扯的兩代之間,以及與內在的衝突。 人都在看自己沒有的,去羨慕別人擁有的,卻不知道路途荊棘坎坷,所做的每一分努力隨時都可能化為泡影,越是努力,越是想要放棄。 人的迷惘,是一輩子的功課,沮喪跟不安會一再地重複,追求沒有夢想的理想人生,踏實追逐自己認可的生活,就算再壞,日子都會好起來的! 給半熟不熟的你: 面對自己 孤獨也是一種人生的累積,我在適應孤獨的情緒。丟掉,還可以撿回,但一直不丟就沒有空間容納新的美好。 面對友情 朋友不是老的好,留下不走的才重要,某些生腫瘤的友情,必須即時放下,接續日子才能好過。「friends」其中也有一個「end」,結束一段友誼,另外一段才會展開。 面對職場 認清工作就只是生存,職場生活會比較好過。別期待一間公司養活你一輩子,拋棄你時他才不會記得當初的諾言。 面對親情 家人,偶爾也要做回陌生人,才能讓關係拉近。有些沒辦法彼此改變的,就默默的,不要去改變。 面對愛情 脫單很重要嗎?一個人都過不好,怎麼能嚮往兩個人的幸福。想結婚的就去結婚,想單身就維持單身,反正到最後你們都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