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艾嘉的音樂故事─曖魅
東方人愛聽鄉野傳奇、西方人流行都市傳說,演出者與作曲家如何用聲音與音符述說這些精采故事,讓人聽得拍案叫絕又盪氣迴腸? 愛情故事,向來為世人歌詠,那些千回百折的幽微心事,如何透過甜苦交織的幽幽訴說與百轉千回的曲調,讓人感同身受? 張艾嘉的音樂故事,以鄉野傳奇為主軸,結合聲音演繹與古典樂曲,在音樂彈奏與視覺效果的演出中,不只能聽到魔性奇幻又刻骨銘心的經典樂曲名作,還能感受張艾嘉豐富多變的聲音表情以及鋼琴炫技的繽紛燦爛

聽小說-房純輝為你讀《人生半百》
《人生半百》描述著一群人站在生命旅途中場的故事。他們是:早餐店老闆、清潔女工、大董事長、名媛貴婦、房屋仲介員、單親媽媽、無業街友。當人生走到半途,回頭看卻仍歷歷在目。而往前看呢?迎面而來的未知,是「考驗」還是「收穫」?或許他們身上有著你部分的影子。或許,你也曾在路上與他們擦肩而過。 小說《人生半百》作者房純輝,親自化身說書人,為你說一個個愛過與錯過,得到與失去的故事。他說:「走向人生的下半場,或許迷茫、或許舉棋不定。雖然在人生的球場上,很少有喊暫停的機會,且讓我們深呼吸,喘口氣,繼續前進。」

水裡的靈魂就要出來
游善鈞的小說讀者不少,有些人好奇:「我都不知道他寫詩耶!」事實上游善鈞國中就開始寫詩了,之後繼續嘗試各種領域的創作,從散文、小說,甚至參與電影劇本,至今已經以不同文類陸續摘下各大文學獎,並出版至少六本小說,其中有五本是類型文學,寫作質量俱佳的他,快速產出類型小說的同時,也一直沒放棄琢磨初心最愛的詩,這位沉穩有遠見的年輕作家曾坦言,之所以同時創作甚至先耕耘類型小說,是因為想延續自己的寫作生涯。在創作這條路上站穩腳步後,游善鈞果然以《水裡的靈魂就要出來》獲得周夢蝶詩獎的首獎,以及評審委員三位詩壇大老的一致讚賞肯定。 其中詩人陳育虹特別喜歡這部詩集中非常跳脫亮眼的幾首,像是〈火焰燃起的時候〉以一句「我的眼睛爬出動物」寫情慾的獸性,活靈活現;「關於沒有火種/延長燃燒這一件事」幾句描寫情愛之無以為繼,都是新鮮的寫法,讓人會心。 這是一冊情詩,也是一本「潮濕」的詩集,水裡來,火裡去,外冷內熱,理性節制與感傷脆弱並存,仔細讀下來,全書不時閃現著水的意象,從水珠、水滴、淚水、露珠和雨水,甚至是美麗冰雕或沉默的雪人,都要「抵抗滲出水珠的想法」,因為「日光令人感到絕望」,敘事者彷彿也要隨時抵抗著被融化的可能。詩句中經營的意象冷冽、絕美,場景時而如無人仙境,卻描寫著那些令人「生不如死的事」,極度適合搭配北歐樂團Sigur Rós的音樂一起服用,閱讀間時而如走在霧起又霧散的湖邊,「從兩岸,/往湖心結成的冰/是灰色的/天空夾斷雲朵/彩虹的殘肢」,詩人不要什麼明亮的廢墟,或者晴朗的靈魂,也許一切必然崩塌,然而還是有可能以文字「將自己與自己焊接/一如脫落之前/逐步響亮的水滴」。

少年與時間的洞穴
當故事開始自己奇幻起來,連作者都擋不住! 撥快你的時鐘,看看會發生什麼意想不到的奇蹟? 時間,能造就愛,也能造就永遠的錯過…… 1937年的10月1日凌晨,台灣的時區改成跟日本本島同步(UTC+9) 1945年,因為日本戰敗,台灣的時區又改回跟中國同步的西部標準時(UTC+8) 你曾經想過嗎?時間,和時差,其實都是人為的?你曾經想像過嗎?不經意說出的謊言,也可能自己生長出一片平行時空? 以短篇小說《捕霧的人》驚艷文壇的黃暐婷,首部作品獲吳明益專序推薦,形容「哀而不傷,是暐婷作品的共同特質」,蟄伏兩年多,這位女作家交出了重量級長篇之作,而且是一本讓人翻開就停不下來的奇妙小說。 黃暐婷的故事發想總是別具靈光,從看似生活化,卻又為一般人所忽略的題材出發。《少年與時間的洞穴》的靈感來自前年有網友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上提案,希望台灣能將原本與中國同步的時區改成與日韓同步。當時引發相當大的討論,原來,「時間」其實並不是自然的存在,而是非常人為、政治性的產物,作家以此為契機,創作出這部時空和敘事人稱時而跳躍交錯、帶點奇幻色彩又十分在地的小說。 這是一個跟時間、愛,還有錯過有關的故事。主要的角色和故事線圍繞著靦腆感性、又對小說有著靈敏嗅覺的出版社編輯阿基,以及他旗下十分有才、又屢屢被小說進展所困的作家莉卡為主軸前進,加上阿基身邊突然出現了神祕的紅髮馬尾女孩,看似對他瞭若指掌,卻又若即若離,阿基最後能和紅髮女孩終成眷屬?還是和小說家莉卡成為最好的靈魂伴侶?淡淡而自然的敘事口吻卻不停旋轉跳躍,帶出太多引人思索的謎團,等待被一步步揭開……

名為世界的地方
在名為世界的針尖上,擺上一個個尚未被命名的地方 新銳小說家 蕭熠 首部幻妙作品 你能想像不帶著身體、而是用虛擬的形式出門嗎?你能想像將自己的嬰兒托給高科級膠囊養育嗎?這些不只是出現在科幻小說裡,也可能在不久後的將來,成為我們的生活主要場景。 不管你讀蕭熠的小說想到的是村上春樹,還是黃麗群,都不能否認這位小說家獨特優雅的文氣和世界觀如此自成一格,通篇瀰漫著流動、冰冷也透明的迷人氣質。蕭熠有著多年旅居國外經驗以及建築系所的背景,小說的主題和風格和大多華文創作較為不同。這本小說集的六個故事,大致切分為超現實以及直面現實兩類題材,看似迥異卻又互為表裡,皆是對存在意義的荒謬本質發出的嘆息。 〈名為世界的地方〉,讓事情變得更加奇幻了,撫養嬰兒的膠囊,製造嬰兒的工廠,隨手變出意念中龍蝦的博士……。 當我們隨著故事在不同的角落奔走追尋,感嘆著人生變幻之苦,永遠的至樂之不可得,聽聽柯恩的歌是怎麼唱的:「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我們找尋著徵兆,但徵兆到處皆是。」於是故事裡逝去的戀人對自認為無法得到幸福的主角說:「至樂可能是幻覺。你一直在找尋的也許才是裂縫的所在。」也許我們真的我們無須去分辨這一切是夢境還是現實,當你找到了裂縫,也就找到了光的所在。

小物會
物件一旦有了故事,就有了靈魂,而靈魂是不能丟棄的。 為每個物件而寫的「創世紀」,召喚逝去不再回的特別時刻。 在那個名之為「家」的地方,生活瑣事何其多,日復一日看似平淡枯燥,但總有些小事藏在某個記憶角落兀自發光,等著被挖掘。夏夏以物記事,將逝去不再回的吉光片羽,如珍珠般的物事記錄下來,許多事過境遷之事,模糊的記憶,都將透過這些小物件,重新召喚,它們被看見,被歌頌之餘,也點亮了記憶。 夏夏相信每個人都能像鎔鑄徽章那樣製造出一些別緻的記憶,早已捨棄的照片、待產時的點滴瓶、木瓜樹、別針、衛生紙,牽起綿長的家族記憶。衣櫃裡錯買的衣服、洗衣機的轟鳴、廚具上的小燈、旋轉的微波爐、沒電停靠在某處的拖地機……也已逸出日常實用常軌,充滿生動的想像,同時也被賦予更多心靈上的特殊意義。這些生活中固定的風景、頑固的習慣,因為日積月累的堆疊或挪移,所以獨一無二,且無可取代。 人們總是不禁感嘆時光飛逝,惋惜著發現什麼樣的物事在不經意間已不在,或是從微不足道的模樣變成牢不可破,夏夏為此深深迷醉。吳爾芙曾說:「什麼事情都不曾發生,一直到事情被描述下來。」夏夏以筆啟動降靈儀式,重現當時流動的景色、消失的記憶,原來命運所給予的,比所想的還要奢侈,那些以為草草帶過的歲月,不知何時已被裝載得豐盛有餘。

【有聲書】傷心咖啡館之歌
傳奇譯者小二全新譯本,譯文傳神完美再現卡森.麥卡勒文字的孤獨之美。 暖聲朗讀版為孤獨的文字帶來人性的表情,如詩如劇為你解讀卡森.麥卡勒的疏離。 歐巴馬送給兩個女兒的禮物 入選《美國短篇小說至高之作年選》 《紐約客》、《紐約時報》、《芝加哥論壇報》……全美主流媒體重磅推薦。 卡森.麥卡勒斯被譽為繼福克納之後,美國南方最優秀的小說家,她的作品多描寫「孤獨」,小說中的主角常有生理上的缺陷,如啞巴、駝子,因為麥卡勒斯認為,世人生理上的缺陷也象徵著精神上的狐獨,這樣的背景設定也許和麥卡勒斯年紀輕輕就三次中風、二十九歲即癱瘓有關,她因而更能體會那種疏離隔絕的無力感。

【有聲書】老人與海
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經典 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獎得獎之作 譯者魯羊既是作家,也是詩人,《老人與海》是他第一次翻譯的完整作品,各界好評「彷佛終於用正確的姿勢打開了這個故事」,並被譽為里程碑式的經典中文譯本,此譯本已銷售40萬冊。 專業聲優演繹老人在海上單獨與鯊魚對抗,以及漫長的84天的航行,適合給從來無法讀完本書的你。 「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一位老人孤身在海上捕魚,八十四天過去,卻一無所獲,最後終於遇上一條超過一千磅的超大馬林魚,老人與大魚展開了力量與智慧的對決。大魚本來只是老人的獵物,但老人在對抗大魚的過程中,卻漸漸對這隻頑強的動物產生敬意,甚至視之為兄弟、為朋友,然而身為漁夫,老人必須讓牠知道:「一個人能做到什麼,能忍受什麼。」 最後老人用了兩天兩夜才將其刺死。返航途中卻遇上鯊魚聞風而至,接連襲擊,又經過一天一夜的纏鬥,老人傾其所有,用刀刺、用槳插,戰至一兵一卒,才解決了輪番前來的鯊魚。然而,大魚卻也被啃食殆盡,僅存骨架…… 關於這本書,再也沒有比海明威的老對手福克納的說法更精妙了:那個老人,一定要逮住那條魚,然後又失去牠;那條魚,一定要被逮住,然後又消失;那些鯊魚,一定要把魚從老人手裡奪走。這樣「奮鬥、得到,又失去」的過程就宛如人生一般,但我們仍然要對生命抱持希望與信心,在失去一切之後,休息整裝,準備再次出海,因為就像老人說的:「有好運氣當然好。但我寧願做到準確無誤。這樣,當好運來臨時,你已經準備好了。」

【有聲書】金銀島
風靡138年!帶給大小朋友一生的勇氣與想像力! 《神鬼奇航》、《航海王》等多部動漫影視作品的靈感源頭! 知名作家顧湘的翻譯,讓故事中大反派「厲害的海盜」──希爾佛,一位即是怕死的跛腳廚師又是心狠手辣的海盜首領,在文字中變得立體。 並由資深聲優李英立為這群各有特色的海盜們發聲,現在就起錨一同前往金銀島吧! 一次偶然的機會,少年吉姆,得到了一張海盜的藏寶圖。 消息傳開,人們組織了龐大的探險船隊,前往寶藏所在地——金銀島。 就在抵達金銀島的前夜,吉姆突然發現,危險正在降臨……

沒有名字的房間
年僅21歲的她,對於這個世界有著自己的解讀。 「演員」這個身分,讓她更能從心感受生活中的日常風景, 將那些留下感知的小事,轉化為溫柔的文字,填滿這個世界的空洞。 從一個人的房間,寫到人群;從親情,寫到愛情; 從過去,寫到未來;從不知所措,寫到落落大方; 從絕望,寫到希望。 從她的文字裡,觸碰到生活中的許多毛絮; 從她的文字裡,感受到一絲不屬於少女的多愁善感; 從她的文字裡,看見黑暗世界中的一道光亮…… 她的散文,就像秋天的風,輕撫過你的臉頰,讓你沉醉其中; 她的詩,就像貓咪輕撓,不會感到疼痛,卻讓人無法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