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沼澤王的女兒
獵殺父親,為了生存 「我的母親是被綁架的,接下來的事你們都知道了。」 我的父親是母親一生最恐懼的人。 直到我成為母親之後,我才明白她內心真正的恐懼。 心理驚悚電影原著小說、全本有聲演出。 赫蓮娜.佩勒提爾有個疼愛她的丈夫和兩個漂亮的女兒,還有自己的生意。她也有個祕密:她是性奴隸生下的女兒。她母親在十四歲時遭到她父親綁架並囚禁在密西根州上半島一帶沼澤區偏僻的小木屋裡,沒有電力也沒有自來水,兩年後生下赫蓮娜。不知情的赫蓮娜小時候很愛自己的家,特別崇拜父親,他們在沼澤地玩過無數次追蹤遊戲,父親教會她各種野外求生技能。 廿多年經過,赫蓮娜低調地生活,連丈夫都不知道她這段過去。沒想到,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父親竟然逃獄了!並殺害兩名警察,躲進沼澤地。警方立刻出動搜捕,但赫蓮娜知道他們毫無勝算,世上沒有人能在那片沼澤地追蹤到神出鬼沒的沼澤王,除非是他唯一的門徒,當年害他入獄的女兒。 曾經深愛過也見識過父親的殘暴本性,赫蓮娜決定一個人回到沼澤,在父親上門尋仇之前,面對面終結長久以來對父親愛恨難息的天人交戰。

孔洞裡的聲音
作者親自擔任音樂演出的有聲書,邀請你進入木笛的有聲故事中。 以木笛為引,旋律間浮現各色女子身影。 樂器之孔,是人生的坑洞,也是以生命謳唱發出的迴響 享受故事傳來的樂音與力量 「孔洞」,為木笛音孔,隱喻種種空缺與祕密,它們可以是被世人遺忘的歷史事件,也可以是情感空缺之人的嗚咽幽響,或是在黑暗中追尋記憶的必經路程。七篇短篇小說、兩篇極短篇,象徵木笛的七個全音孔,與兩個半音孔。 〈手指〉、〈惡魔之舞〉寫天才樂手的衰退,音樂是惡魔,也是世紀末的華麗;〈聯絡上的學生日記〉以營養午餐舞弊為背景,寫善惡分界,被霸凌者有如拿著一把直笛的女鬼;〈記憶管理員〉寫二二八文物與個人情感,音樂是記憶與詮釋;〈海邊的房子〉、〈孤獨星球〉、〈怪妹阿平〉音樂是空間的魔法,與過往藕斷絲連;〈哀傷的老姊與電話〉、〈死神與少女〉音樂是靈媒,種種情緒與憂愁,皆可跨越陰陽踏足而至。 書中故事改編自木笛樂團樂手的人生故事,這些故事各具代表性,不僅是小群體的個體故事,也是社會女性的眾生相。她們自黑暗中行來,反而從中尋得光明與力量。 小說結合木笛音樂的經典曲目,音樂於此間,不再是平凡的背景音,它是主角的情緒發音,是記憶線索,也是樂手的究極挑戰與考驗。劉庭妤身兼木笛演奏家、作家雙重身分,融合兩者,不受兩類藝術框架綑綁,使它們相輔益彰,不論是否具有古典音樂素養,都能輕鬆進入音樂與文字的世界裡。

地獄變
為善,或作惡,只在一念之間; 然而,人類自以為戰勝了誘惑之時,就沒有意外輸掉的地方嗎? 日本「短篇小說鬼才」芥川龍之介 16篇代表作,帶你看清人性的複雜與真實 芥川龍之介,日本短篇小說鬼才,日本純文學至高獎項「芥川獎」以他的名字命名。村上春樹將其與費茲傑羅相提並論,就連太宰治也癡迷地在本子上反覆寫下他的名字。他僅僅十一年的作家生涯,被史家譽為日本文學史上「最華麗的存在」。 芥川的小說擅長捕捉相通於古人與近代人之間的人性閃光,行文圓融無礙,對人物的心理描寫細膩深刻,並且對各種文體都能掌握。本書精選直面地獄的〈地獄變〉、引人共鳴的〈鼻子〉、各有說法的〈竹林中〉、發人深省的〈河童〉、自傳體遺著〈某傻子的一生〉等十六篇膾炙人口的芥川龍之介經典小說。 讀芥川,讓我們得以稍稍忘卻無法言喻的疲勞和倦怠,以及不可解的、低劣無聊的人生:

咱的臺灣史:詩文中康熙時的島嶼群像
活在這片我們熱愛的土地上,你我都該知道先民如何一步一腳印地打造「幸福島嶼」 從《裨海紀遊》、《全臺詞》、《臺灣巡行圖》、《諸羅縣志》、《番社采風圖》等古籍和名畫中,看到當時仕臺官員的逢迎文化、外派心情、思鄉情緒,以及對臺灣原住民生活習性的觀察。 同時對清初時期臺灣人民的生活進行考據,在深刻理解當時艱辛社會環境的基礎上,架構出一幅胼手胝足、堅忍打拚的畫面。 也介紹了早年臺灣獨有特色,刺桐城牆、勇猛番犬,財富象徵的鹿群和各種季節水果,每個細節都彰顯出本地生活及文化風貌。 作者透過精心蒐集臺灣土地所孕育創作的詩文、畫作和各種文獻,帶領讀者進入一場豐富多彩且意想不到的歷史之旅。除了剖析這座島嶼的人物群像之外,更是對人文精神的深刻反思與讚歌。

村上春樹-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亮軒書場)
原先有點想要放棄預告中決定的這一本長篇,村上的「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這樣的書名,應該是村上創作中最長的了。開頭讀的時候真的有點累,這裡起個頭那裡起個頭,卻個個都是無厘頭。很覺得村上春樹是在故弄玄虛。曾經在日記中寫道:讀村上的一這一本長篇,覺得累,也許換成短篇比較好講。 可是又給了自己一點壓力,因為發現這一本小說從二○一三年到現在,已經是第七刷。不知真的賣了多少本,應該是很受歡迎的一本小說。 在快要午夜開始繼續的讀,讀到後來愈來愈有精神,好像天地間一片黑夜中,只有我跟村上書中人物依然活動著,再無其它。 村上畢竟是個了不起的天才,從看來隨興的描寫出手,卻漸漸次引人深入很深很深的內心世界。最厲害的是讓我們相信包括我們自己在內,也可能如此的恐怖。 平常的生活,認真的話,可以追索到最原始的本性中,那樣的本性尤也許善良,也許邪惡,可都不是沒有理由的,村上的天分與訓練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展露出來。 這個「作」是個非常平凡的男子,直到目前的三十六歲,也沒有什麼驚人的成就,也沒什麼可以稱作失敗的經驗,就像在東京地鐵中的無數的平凡人一樣,然而村上把我們帶入他的內心,感受到他的痛苦,他的渴望,我們讀到了了更為成熟的村上春樹,而且,他以其出神入化的人物與情節,讓讀者在享受類似偵探小說般的緊張與盼望中,得到的是豁然開朗的境界。已經清晨三點了,卻讓人無法入眠,因為太多的思緒要整理。其實,真的很享受這樣子睡不著的感覺。 歡迎來聽山崎作,這個沒有色彩的平凡男子驚人的故事。

張愛玲短篇小說選(亮軒書場)
書場的好朋友們,新春如意! 今天書場要講張愛玲的兩篇小說,第一爐香、第二爐香。分別是兩個故事。一個寫的是放蕩,一個寫的是禁慾。還沒有查考一下這兩篇是在她幾歲的作品,研究她的論文車載斗量,查一查應該不難。要說她的作品無懈可擊,也許太誇張。然而這樣的細膩,常常少不了驚心動魄,才氣之高,不再話下。單單看她選擇題材,便知她有多大的膽識了。 書場講書,也常常讓我產生一種一再重覆的感覺,就是想以一整輪作一個作者的專題,要講要聽,都可以過癮。讀張愛玲的作品,這樣的感受更深。但是從這一輪開始,同一個作者,長短篇各一次,試試看大家的感覺如何,要是可以,先維持一陣再說了。 有書客要求我講講她的另一篇短篇「封鎖」,那是讀過之後很難忘的作品,我們會談到。但是這一篇不算頂好,問題在那兒?從「封鎖」看張愛玲的特殊問題,也許會對她的了解更多。

卡爾維諾短篇小說選-阿根廷螞蟻(亮軒書場)
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人生有許多種的損失,有的損失很容易判斷,比如說金錢的損失,還有失去了最愛的人,失去了健康等等,這樣的損失,不必等到真的沒有了才會有感覺,事先都可料到的。然而還有一種,那就是除非你真正得到了,否則,你就會發現差一點就有那麼大的損失。 比如說,一位出色的老師的課程。學生在選課的時候,大多不會預知這一堂課該有多好,常常找個好混的就好。老師既不是有名的大師,也沒有為自己的課程作宣傳,有的人偶爾因為其它的課程都被人選滿了,只好選這個他並不知怎樣的課。但是,這一門課,也許在後來改變了有些學生的一生。這種「不知道的損失」,常常是損失了最為可貴的機緣。得到的人在後來常常會想,倘若沒有遇到這一位老師還是這一門課,我的人生會多麼的無聊無趣啊!

卡爾維諾-蛛巢小徑(亮軒書場)
人類歷史中,總是爭戰連連,和平,似乎只是預備戰爭的短暫停火。我們從歷史中讀到了戰爭的邪惡,戰爭的正義,戰爭的慘烈,戰爭的絕望,戰爭的光榮,戰爭的崇高,戰爭的低賤……。戰爭的歷史,跨越了全部人類的歷史。然而戰爭的真實面目到底是什麼?戰場也只是戰爭的一部分,戰爭中的人性才是戰爭的本質。

高行健-短篇小說選(亮軒書場)
高行健,這位作家基本上是個存在主義的信徒,就創作而論,一個存在主義的作家,是沒有什麼理論可言的,他有一本創作論,書名就叫「沒有主義」,很合乎他的思想與風格。要講得更清楚,我只好說,要用任何理論去試圖說明他的作品,很像談禪,開口便是錯。 但是也要談談他的作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體上來說,總是非常傑出的,出色的創作總有得談,雖然一時也覺得不知該怎麼說。

高行健-靈山(亮軒書場)
靈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的代表作。 他的書原本一點都不暢銷,也沒幾個人知道他。要是有人聽過他的名字的話,會認為那是個畫家。他以大潑墨的減筆山水為主要的表現方法,靠賣畫為生,但是並非生意興隆。在得獎之前就來過臺灣,但是好像也沒開畫展。 從中國移民到巴黎,再也沒回去,入了法國國藉。經歷過文革的浩劫,親眼目睹了許多悲慘又荒謬的景況,決心當個世界人,不再眷戀所謂祖國。 也因此,共和國認為第一個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是莫言。我們不用計較,他的作品充滿了中國的風格,歷史的,文化的,政治的、信仰的,我們很難找出一部這樣的大書,能夠同樣的富於中國的色彩。那麼好,有個法國人用中文寫了一部了不起的中國風格的作品,此書名為靈山。但是此書卻道出了整個人類心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