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播聽書FM 陪伴聲活每一天
百年大師 - 悲欣交集 - 李叔同的純美人生

百年大師 - 悲欣交集 - 李叔同的純美人生

作者:呂麗莉

當聲樂家遇到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的旋律,會有不一樣的撞擊嗎?李叔同是才子林語堂眼中最有才華的天才,也是最奇特、最遺世而獨立的一個人。到底他為何剃度出家?卻又念佛不忘救國?臺灣女高音音樂家─呂麗莉,為您深度開講這位以「正衣冠、尊瞻視、寡言辭、慎行動」為座右銘,一生絢麗至極,而又歸於平淡的大師。

耳朵裡的弦外之音

耳朵裡的弦外之音

作者:黃俊豪

愈來愈多人正遭受耳鳴之苦,卻誤以為這只是自然退化、無法根治的症狀,而放棄就醫機會。黃俊豪主任具有耳鼻喉科臨床與研究的雙重背景;他發現,診間裡許多自以為是梅尼爾氏症的患者,一半以上的病人竟是誤判!受耳疾之苦的人到底應該怎麼辦?黃醫師在演說中分享,臺灣在耳鼻喉科別中,已具有能傲視國際的治療技術,避免誤判的方法是求診時多問幾句……

告別吾愛

告別吾愛

作者:吳曉柔

多數人的一生中會經歷兩個最大的典禮,一個是結婚典禮,另一個是告別式;這兩個場合,都會聚集許多我們所愛和愛我們的人,所以多數人都會費盡心思準備。只是,婚禮可以預定日期、充分安排,而往生日卻是難以預料,更無法從容面對的。您有送走至親的經驗嗎?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沒有遺憾的向摯愛的人揮手告別?既然生命有開始,就必然會結束;那麼,我們是不是都該及早思考,該如何學習「微笑告別」這項生命功課呢?

我是誰?身體最知道

我是誰?身體最知道

作者:温慧玟

你對目前的自己滿意嗎?覺得自己有什麼地方還沒有發揮?你會希望時光倒流,發掘自己更多的潛能、人生不再有遺憾嗎?其實,認識自己,任何年齡都不嫌晚。要怎麼認識自己?可以從身體開始認識。溫慧玟,現任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執行長、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資深顧問、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常務理事,曾任雲門舞集行政總監、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理事長。她認為運動不只是動身體,而是當我們在磨練身體時,也學會了面對疼痛,以及困難的態度,把這個態度對應到人生,就會發現生命有無限的可能。

我懂孩子嗎?

我懂孩子嗎?

作者:許皓宜

在每個孩子的成長經驗中,有大大小小的事不停地形塑著他們的個性,許多讓家長頭痛的行為,其實都是希望得到理解與認同。身為父母,您對孩子的期待是什麼?是否因為個人的焦慮,無形中讓親子關係出現裂痕。對許多人來說,家庭關係是人生的重心,只有認真探索這層關係蘊含的奧秘,人生才能更自在,所以,千萬不要害怕面對自己的內心,學會理解自己,理解孩子,才是真的懂孩子,人生也才更有希望與期待。

走過傷痛 - 伴你走過火印之路

走過傷痛 - 伴你走過火印之路

作者:張承中

八仙樂園粉塵氣爆事件,造成台灣僅見第一次數量如此龐大的燒燙傷病患,瞬間湧進醫院。受傷者多是年輕力壯的青年,面對漫長的醫療過程及未來的復健之路甚至回歸社會的機會…在在都是他們要一一走過的困境。一位燒燙傷傷患的家屬,藝人Selina的先生-張承中先生。 他一路陪伴拍戲爆破意外燒傷的Selina,經過漫長治療及復健。他跟所有受傷者一樣,曾有許多的不甘心,「為何會經歷如此慘痛的意外?」,但是他遍尋答案不著,最後他將壞情緒化為行動力。加入陽光基金會協助燒燙傷者的陣容。聽聽阿中如何陪伴大家,走過火印之路…

 用運動培養品格

用運動培養品格

作者:潘瑞根

近幾年在媒體上看到不少民眾參加路跑、馬拉松的活躍報導,這是一個全民運動的時代。但印象中給予大家鼓舞與典範的絕佳選手們,又是如何在孤獨的訓練中被栽培、被激勵呢? 成淵高中田徑教練潘瑞根認為:「田徑隊學生不見得就不喜歡讀書,不表示就要停止學習,所以我要他們懂禮貌,懂應對進退,學會表達自己,這樣未來去工作不會吃虧。」演講中述說著超過30年的教育生涯,一個個陪伴與關懷的故事。

樂活系列 - 相聲 - 幽默的人生觀

樂活系列 - 相聲 - 幽默的人生觀

作者:劉增鍇

隨著經濟成長與社會環境變化,現代人陪伴孩子成長的玩具,似乎只有虛擬空間裡的遊戲,與生命週期短暫,卻能嚴重汙染環境的人造玩具。 今天的講者,他在北港的鄉間長大,他的父親是一位醫生,從小給他的玩具是泥土與昆蟲,遊戲的空間是顯微鏡下的小宇宙。 長大之後,他赴美深造,投入藝術創作,他發現從小陪伴他長大的故鄉泥土,就是他最深刻的創作源頭。他曾窮困的在狹窄浴室裡做電窯創作,後來發展出獨步全球的「彩鑲瓷」技術,獲得「全美傑出工藝家」的殊榮。 傳承父親蔡深河醫師「醫病醫心」醫療奉獻精神,身為藝術家的他,則希望自己能成為一位「以藝術醫心」的生活工藝家。 藝術,要如何才能為人群服務?來自故鄉泥土的靈感創作,又讓他體會到甚麼樣的心靈淨土?

 走過傷痛 - 災難是福還是禍

走過傷痛 - 災難是福還是禍

作者:林耕新

林耕新是一位精神科醫師,多年來參與了大園空難、921地震、八八風災,甚至是高雄氣爆等多次重大災難,協助災民及受難者家屬收拾受創的心靈,尋得心靈撫慰的方法。 為什麼同為一場災難意外,在每個人身上,卻因為各有不一樣的「思想」,而改變了他往後的人生命運… 今天,他將以精神科醫師立場,從禍福相隨的人生哲理中,與大家一起探討:「災難,到底是福?還是禍?」

春夏秋冬-話山,話水,臺灣話尚水

春夏秋冬-話山,話水,臺灣話尚水

作者:黃菊秋 ※聽更多,請至牽手之聲網站

語言常常是一個族群,文化,智慧,溝通的表徵,透過語言,族群精神,経驗,價值得以保存。有感於臺語之美,設計〈話山,話水,臺灣話尚水〉單元,分享臺灣俚語,讓大家感受,臺語實在有趣,略帶詼諧,更一窺先人豐厚的智慧!!

上一頁 24 / 31 下一頁